[返回]   
     酒后一席话 吐露杀人案 2014/12/30
     [名家说名案]
     屈 炜

酒后一席话 吐露杀人案
两少年害死人命16年后落网

       15岁的杨涛和董红亮伙同他人,将一名到本村收废品的外来男子杀死并掩埋。直到16年后,他们才被人举报落入法网。昨天,年过三十的杨涛和董红亮在市一中院出庭受审(如图)。

  今年31岁的杨涛和董红亮都是大兴区北臧村镇农民。据检察机关指控,1992年,时年15岁的杨涛和董红亮伙同他人,经过预谋,将一名到本村镇收购废品的外来男子骗至该村董红亮家的废弃房屋内。他们先用拳头、酒瓶击打被害人的头部,后来,他们又用一把长约40厘米的双刃剑刺向被害人的腰部等处。被害人当场死亡。

  杨涛和董红亮等人将被害人的尸体埋在房屋东墙外。他们分了被害人身上仅有的60元,董红亮把自行车变卖了。

  一桩杀人案

  隐瞒16年

  案发后,杨涛和董红亮并没有逃走。他们抱着侥幸心理回到各自家中,都没有向家人透露只言片语。一个拾荒人在村镇里就这样消失了,却没有引起村民们的注意。案发的第二天,村镇里依然如往日一样平静。杨涛和董红亮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心,一下子踏实下来。在他们看来,这样就算没什么事了。

  从此,杨涛和董红亮一如既往地过着正常的生活。在他们的家人眼里,两人与其他的同龄孩子一样,顽皮可爱。杨涛和董红亮成年后,两家人为他们操办起了婚事。两人各自成家后,都没有向各自的妻子提起过不堪回首的伤人事件。

  一晃过了16年,杨涛和董红亮干脆就不把这件事当回事了,直到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人在酒后吐出这一秘密。2007年8月,公安机关突然接到一个匿名电话称,大兴区北臧村镇的杨涛、董红亮等人曾在16年前杀了一个人。根据这条线索,警方将杨涛、董红亮等人抓获。经过调查,他们承认了16年前犯下的罪行。根据我国《刑法》,刑事案件追诉时效最长为20年,杨涛和董红亮差点逃过法律的制裁。

  一起上法庭

  家人愕然

  在庭审中,杨涛和董红亮虽然对16年前具体犯罪情节记得不太清楚,但他们都承认曾一起抢劫杀人。当时,年仅15岁的董红亮辍学在家,而杨涛刚上初一。另一名一起作案的阮某刚上小学四五年级。因为董家丢了一辆自行车,他们怀疑是收废品的人偷的,就想“教训”他一下。可是,他们为了实施这次“教训”竟然使用了董红亮家的一把双刃剑,他们把被害人骗到董家破房内,先是殴打,进而持剑伤人。几个年幼无知的未成年人就这样为自己的一生埋下了祸根。

  昨天,杨涛、董红亮的几名亲属也赶来旁听了此案的审理。听了杨涛、董红亮承认犯罪并交代作案情况,所有的亲属都不敢相信杨涛、董红亮就是杀人犯。令他们更感到惊讶的是,两个人可以在家人面前若无其事地生活了这么长时间。

  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市一中院将择日作出判决。

  晨报记者 武新/文 王文波/摄

  

      律师解读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屈炜律师认为,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追诉时效内,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超过了此时效,司法机关就不能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按照如下方式处理:处于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立案侦查阶段的,侦查机关应当撤销案件;处于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的,检察机关应当做出不起诉决定;处于法院审理阶段的,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也被称为追诉时效的“中断”,即此前犯罪没有超出追诉期,又犯新罪的,其前罪的追诉时效从后犯罪之日起重新起算。犯罪分子的罪行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另外,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两种情况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不论经过多长时间,任何时间都可以追究:1、犯罪行为被侦查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例如人们常说的“通缉犯”。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根据本案报道的案例,被告人涉嫌在15岁时犯故意杀人罪。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本案被告犯罪时虽然只有15岁,也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罪的最高刑为死刑,因此本案应当从犯罪之日开始计算刑事追诉期20年,公安机关在犯罪行为发生16年后抓获嫌犯,没有超过刑事追诉期,犯罪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经典案例
    返回首页
标题搜索:
 
类别搜索:
 
版权所有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技术支持 盛世彩虹     京ICP备11026702号             京备字 090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