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纪念毛泽东同志的伟大现实意义 2017/8/17
     [晓鲁学院]
     赵小鲁

 

 

纪念毛泽东同志的伟大现实意义

---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2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赵 小 鲁 律师

各位朋友,今天是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二周年。我们齐聚一堂,缅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纪念毛泽东的文章已有很多,民间自发举办的纪念毛泽东的“人民节”方兴未艾。我也先后写过几篇纪念毛泽东的文章。今天,借此机会,我以《纪念毛泽东同志的伟大现实意义》为题,谈三点认识体会,以此缅怀毛泽东同志。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伟大的民族英雄。

   各位朋友,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逐步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经济复兴,文化复兴,还需要精神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伟大的民族英雄。

  纵观世界主要民族发展历史,我们发现,世界各个优秀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一个民族的民族价值、民族信仰、民族精神最核心的元素和载体。民族英雄,也是一个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精神积淀。没有民族英雄的民族,不可能是伟大的民族,也不会为世界优秀民族所认可和接纳。世界五大史诗,既是民族历史的史诗,也是民族英雄的史诗。民族英雄和民族历史,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没有民族英雄,也就没有民族历史。所以,凡世界优秀民族,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英雄。民族英雄的事迹,通过游吟诗人,代代传唱,通过文学作品,代代传播。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民族英雄,既是民族的骄傲,也是民族的荣幸。

  我在十五岁的时候,反复读过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利汉诺夫写的一篇文章,《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实际上,时势和英雄,相互辉映。不仅时势造英雄,而且英雄也造时势。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如果没有毛泽东这样一位不世出的民族英雄,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多如繁星的中华民族英雄群体,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站起来吗?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吗?当然不行!

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忽然痛心的发现,在我国经济取得世人瞩目的高速发展同时,我们的民族文化正在迷失,民族精神正在萎靡,民族灵魂正在消融。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一次空前的精神危机。而精神危机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在我们民族心态中,出现了“去英雄化”的趋势。在我们的民族心态中,对肆意否定毛泽东同志,抹黑英雄群体的历史逆流,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麻木不仁。在我们的民族心态中,几乎已经没有了英雄的楷模、英雄的价值、英雄的信仰、英雄的追随。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在“去英雄化”的历史逆流中,否定毛泽东,抹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史中,涌现出来的一系列革命英雄人物,就是最显著的引人深思的精神现象和社会现象。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我们纪念毛泽东同志,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恢复毛泽东同志的光辉形象,探究毛泽东思想的真髓,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就迫在眉睫。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最近几十年,确实有一股文化逆流,千方百计向伟大的毛泽东同志抹黑。这绝不仅仅是学术之争,而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切阻挠、阻击、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敌对势力,在经济上、军事上,遏制中国崛起的同时,开始更加并且几十年一贯制的在精神上、文化上企图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颜色。改变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在2001年英国留学的时候,写过几篇文章。其中,数次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导致世界霸权国家和西方强国的全方位遏制。这甚至不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而是国家利益使然。所以,当我们纪念毛泽东同志的时候,其现实意义首先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伟大的民族英雄。

一、毛泽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的精神领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民族有一大批群星璀璨的英雄人物。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领袖,只有一位,就是毛泽东同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领袖,应该具有以下七项基本条件。第一,具有世界性的影响。第二,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一切。第三,为中华民族复兴指明方向。第四,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基石。第五,是中华民族复兴长征路上的引领者和掌舵人。第六,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思想和理论第七,永远和人民心连心。

  具备这七个条件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唯一精神领袖毛泽东同志。中国近现代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也锻造出一大批经天纬地的杰出人才和领袖群体。但是,所有领袖群体的每一个杰出人才,都毫无例外的对毛泽东崇拜敬仰。“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华民族可能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就是对毛泽东的由衷评价。我不止一次扪心自问,我们中华民族,意识到拥有毛泽东这样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荣幸吗?!我们中华民族,是否愧对毕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切的毛泽东同志呢?!

  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以个人体会,有以下五点。第一,走中国自己求解放、求富强的道路。包括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包括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一系列新民主给革命时期的方针政策和理论,包括建国以后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和《纪念张思德》两篇文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一以贯之的思想红线。我曾经说,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理论基因,为了人民利益、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和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始终如一的立党宗旨和立党实践。第三,以理论指导实践。毛泽东的一系列著作中,包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等等,字字珠玑。第四,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一切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在红军革命时期,政治上屡受排挤。四起四落,而信仰弥坚。毛泽东为中国革命贡献了六位亲人。毛泽东在身后,没有自己的一分钱财产。毛泽东的一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辉形象的缩影。第五,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至今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解读世界格局的基本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源泉。

     、纪念毛泽东同志的伟大现实意义

    第一,坚持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基本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在强调历史动力的时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而人民的概念,首先是社会最大多数劳动人民。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仅忽略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也忽略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结果,就是社会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贪污腐败非常严重。人民创造的财富,改革开放创造的财富,没有和人民共享。

  十八大以来,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这一理念,正在得到恢复。党中央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我在一系列文章中多次提出,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下岗职工,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这一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才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功臣。他们默默承受了改革开放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今天,应该是反哺社会弱势群体的时候。当我们讲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时候,应该带着一种感恩的心情,回报的心态,千方百计的使他们尽快脱贫。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还在于大陆型国家经济发展真正深厚的生命力源泉,在于内需市场,在于满足人民需求。而忽视人民的需求,忽视分配的公正,最终导致内需乏力。结果,就可能使我们的经济失去发展的原动力。所以,保障民生不仅是伦理道德概念,不仅是政治概念,还是经济概念。人民富有,我们的经济发展就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动力,就无惧于经济下行的暂时风险;就无惧于世界经济的长期低迷;甚至也无惧于可能到来的又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有序行使当家做主人的权利。这需要一个过程,也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长久生命力最深厚的源泉。

  人民,是中国经济基础的根。人民,是共产党执政的根。人民,是毛泽东一生维系不忘,在毛泽东思想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人民自发的将怀念、纪念毛泽东的日子,定位于“人民节”,就是对毛泽东“人民性”的最大肯定。

   第二,全面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恢复党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克服共产党长期执政中的两大拦路虎。第一只拦路虎,是长期执政所产生的党内贪污腐败。第二只连路虎,是脱离群众的倾向。人民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共产党和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共产党脱离群众,就像鱼离开水一样,不可能长期执政。

   恢复党的优良传统,不在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怎么说。首先在于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怎么做。毛泽东之所以越来越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怀念,在于共产党人“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人格魅力。如果一个共产党人,能够在政治上、仕途上经得起挫折,信仰坚定不移;如果能够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切;如果能将党的利益、人民利益始终放在个人利益之上,那么这样的共产党员,这样的领导干部,就必然使广大群众看到了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必然义无反顾的追随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毛泽东的一生,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树立了终生追求的楷模。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理论指导中国实践。毛泽东的一生,始终在积极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毛泽东已经出版的著作,无一不处处透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和努力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思想精髓。

   当前中国发展,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我们不可能再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特别要重视国家的顶层设计、区域的中层设计、行业的前沿设计,使中国社会全方位转型的各个方面,使中国全方位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改革创新,都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要我们坚持理论联系中国实际,和以理论指导中国实践,按照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四,“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有经济上的崛起,还要有文化上的崛起,而最终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崛起。一个民族,经济发展,并不能成为优秀民族。只有精神振奋,才能成为优秀民族。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和灵魂,民族精神的符号,就是这个民族的民族英雄。民族精神的核心元素,就是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一个有着理想信念的民族,必然会百折不挠、奋勇向前,无可阻挡。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振奋中华民族精神这一问题。我的结论是,儒家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包括外来的基督文化,都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但都不可能激发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只有红色文化基因,才能激发振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红色文化基因的核心元素,就是毛泽东思想。所以,我们纪念毛泽东同志,首先要恢复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

  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几十年来追求理想信念,最终发现,理想信念的源泉,在毛泽东那里。

(本文作者,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律协律协党委委员、北京律师党校常务副校长、北京政协提案委(特邀)委员)


暂无附件
    晓鲁学堂  
    返回首页  
标题搜索:
 
类别搜索:
 
 
版权所有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技术支持 盛世彩虹                  京备字 090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