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十年律师生涯,一辈子责任担当” 2020/10/26
     [晓鲁文学]
     赵小鲁
“三十年律师生涯,一辈子责任担当” ---- 律师生涯思考录 (二零一四年四月八日至五月六日) 目 录 一、序言 社会责任: “身处江湖之远,心系庙堂之忧” 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三、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四、执政党执政规律 五、律师行业发展规律 六、律师事务所建设规律 七、律师职业和成长规律 八、结束语 传灯事业:“法律良心”的薪火相传 一、序言 “身处江湖之远,心系庙堂之忧” (一)半生写照:“身处江湖之远,心系庙堂之忧”。三百万字文稿,上百篇文章,两部专著,无不紧扣“共产党、国家、民族、行业、律师”这几个关键词。 (二)律师业务的最高境界是“不失误”。三十年执业生涯,在商务诉讼、国际仲裁、投融资、法律顾问和商业策划诸领域,有很自信的业绩。亲自承办重大疑难案件五百余件;主持研讨案件逾三千件,无一例工作失误。 (三)公平正义和社会责任是我的毕生追求。律师职业价值观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四大社会机制,第一,社会财富分配均衡化;第二,社会资源占有均衡化;第三,社会发展机遇均衡化;第四,社会权利义务均衡化。社会公平正义,首先是老百姓的公平正义。法律服务资源向老百姓倾斜,是律师职业价值观追求的必然要求; (四)担当社会责任是律师职业价值观的最高体现。“人生五次从零始,只因心中有担当”。28岁,从零开始,五门缺考一门的优异成绩,进入法律殿堂。“人”字成为大写;38岁,从零开始,辞职下海,发起组建大地所,“甘做中国律师体制改革铺路石”;46岁,从零开始,奉调司法部派驻香港工作,考察中华文化圈的资本主义律师制度;48岁,从零开始:赴英留学,研究破解近现代两种社会制度的前途命运;55岁,从零开始,创办赵晓鲁所,“甘作中小所发展的试验田”;为行业无私奉献25年,研究律所改革;两结合改革;监事会改革、行业党建和中小所发展五大规律;撰写《中国律师体制改革思考录》(55万字)、《我的社会法学观》(67万字),累计300万字文稿和文章。政协委员的话语权要为服务大局和破解民生难题而呼吁。撰写《一届政协委员,一生责任担当》。59岁格言:“不辨毁誉,直道而行”。 (五)“三十年律师生涯,一辈子社稷担当”。本文的基本思想,形成于1998年至2001年在香港工作和赴英国留学期间。三十年坚守“社会责任”,不离不弃,矢志不渝,一以贯之。本文每一个观点,虽寥寥数语,均有三十年执业实践为根基,无昼无夜呕心沥血冥思苦想为发生,三百万字理论研究成果为支撑,都在社会实践中经受检验、得到印证和不断深化。本文部分观点,已在国家层面形成共识。惟其生发之初,呕心沥血,孤独奋发,寒苦自知。 二、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 (一)单主线发展“五阶段论”的困惑。苏联的历史发展五阶段论,至今还是我国正统理论界的主流理论。面对中国社会广有市场的“中国社会主义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就是补资本主义课”的广泛议论,正确答案在哪里? (二)“双主线多元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规律(2000)。在香港工作和赴英留学的三年,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零距离接触,两种社会制度和东西文化体系的激烈碰撞,终于有了突破性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双主线多元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规律。黄土文化的中国和海洋文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沿着两条相互平行的发展主线按照各自规律发展。近现代经济一体化,使两条平行发展的历史主线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既有相互学习,也有相互制约。但不能脱离双主线发展的历史规律。中国必须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规律之必然。近现代两条历史主线相互交织,辩证发展,决定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基本国际格局和历史格局。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思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决定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坚守。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相应国家制度;第二,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和区域自治制度;第三,一党执政和多党参政的基本政党制度;第四,国有经济和多种经济混合的所有制制度;第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第六,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华文明为主体,吸收外来文明的意识形态;第七,社会主义是为最大多数人谋福祉,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这七个特征,厘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其他形形色色社会主义,各种形态资本主义的边界。决定中国要学习世界一切优秀文明,而必须坚守自己的基本制度。六万字《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中国富强》(2001--2004),是上述认识的结晶。 (二)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曲折,是保证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条件。中国改革开放的瓶颈,是政治体制改革,最大风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治大国若烹小鲜”(《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和八大风险》2001)。 (三)我们要探索“国内国际两大经济循环圈契合滚动发展”的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国运尚需多奋斗,眼下不宜唱黄鸡》)(2008)。1)外向型经济模式是双刃剑。实现两个转变(外向型向内向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历史必然和艰难曲折。2)国内经济市场的形成,根本取决于农民的富裕;农民富,中国福。只有农民土地转化为农民财富,农民才能真正富裕。3)加工制造业的历史发展,演绎了世界现代化的先声。历经英国美国欧洲德日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加工制造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转移的历史必然和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关于中国因势利导加工制造业向非洲转移和获得资源对价的建议》(2012);4)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将迎来中小民企发展的春天。5)国有大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需要均衡发展:“从一枝独秀到两翼齐飞”的历史转变(政协提案《从“一枝独秀”到“两翼齐飞”的历史转变》2011《关于重视发展中小企业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民生意义的建议》2012)。6)共产党保障民生政策的多元化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保障民生,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宗旨,社会稳定基础,而且是提振国内市场的根本。没有农民富裕,就没有内需市场,就没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7)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古典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8)我们要从社会转型角度,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市场供给与需求关系,研究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9)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应该是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大城市的城镇化,超大城市的乡镇化,各具特殊规律的多元化发展形态。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后花园经济与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是城乡一体化的桥梁。城市经济具有生产要素的依附性和扩张性,由此产生大城市的综合城市病;农村经济的生产要素具有本土性和时代性特征。城镇化,是农村城市现代化;乡镇化,是农村本土现代化。北京超大城市的发展道路应当是“乡镇化”(2013)。 (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道德文明的急剧衰落成鲜明反比(2001)。1)一个信仰缺失和道德滑坡的民族,不可能是优秀民族,也不会得到世界优秀民族的认同。2)我们要从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角度,用二十年时间重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2001)。3)中国崛起,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灵魂。没有文化崛起,仅仅经济发展,不仅不能实现民族复兴,而且也不可能持久。4)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最宝贵精神财富。世界优秀民族无不以民族文化为自豪,世界五大民族史诗,千年传唱不衰。如果忘记了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长征史诗,将是中华民族的悲哀(《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灵魂》(2006、05)。5)东西文化也有百年轮回。中华古代文明引领世界文化千余年;西方近现代文明引领世界文化数百年;二十一世纪以后,是经过中西交融洗礼的中华文明,老庄哲学和儒家学说,再次大放异彩的历史轮回。我们要有坚守弘扬中华文明的自信和自觉(《寻找失落的长征精神》2006、08)。 (五)敢于向西方学习和善于向西方学习(2000)。1)马克思主义不是关闭而是开启了学习世界一切优秀文明的大门。2)中国“特色”的四大特征:第一,立足中国国情;第二,向一切优秀文明学习;第三,坚守原则底线,走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第四,最终形成中国发展模式,建立人类历史上全新社会形态。3)中国受二千年封建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影响和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影响深重。中国不向西方学习不能进步;要敢于向西方学习;也要牢记南橘北枳的古训,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避免全盘西化,善于向西方学习。4)美国金融海啸的再思考。被我们奉为楷模的美国市场经济早已出了问题。美国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对美国鼓吹的美国标准的自由民主人权价值观,我们要重新审视(2009)。5)美国是中国崛起的最大对手,也是中国最主要的学习对象。只有敢于和善于向对手学习,才能使自己强大(《我们应当用什么态度向西方学习)2006、06)。 (六)开阔国际视野,树立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观(2006---)。1)国际大局五大特征;世界多元和美国独大格局;经济强势格局;政治强势格局;文化强势格局;历史此消彼长格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弱小而向上;美国资本主义成熟阶段强大而渐衰;美国对中国全方位遏制,和平演变的战略目的从没有改变。我们对此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改革开放百事待兴,政权建设唯此为要。 2)国内大局六大特征;发展机遇期、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腐败高发期、政改瓶颈期。(《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观》2006年) (六)社会全方位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1)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相应变化,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今后三十年,中国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六大社会转型。2)社会全方位转型的前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次长征”:铲除腐败和刷新吏治,是关系共产党生死存亡,没有硝烟的“雪山草地和大渡河”(2012)。3)中国社会转型处于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十字路口。社会转型的关键是“铲除腐败”和“刷新吏治”。社会转型的瓶颈是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和艰巨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和“治大国若烹小鲜”。 中国改革成败的发展十字路口,聚焦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上(2012)。4)中国要走自己的民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三大基本特征(2000):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一党执政和多党参政;权力制约和人民参与。5)中国社会民主化三大力量的关系,与西方社会不同。国家公权力、NGO社会权力和公民企业私权利的辩证关系是,以公权力为主导,社会权力渐次壮大,私权利为基础,三种力量目的相同,方向一致,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2011)。6)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国情。西方实现三权分立的十个条件,中国一个都不具备。但权力制衡理论有积极意义(《留英随想录》2000年)。“权力制衡机制”和“人民有序参与”是民主制度的核心。中央分权和中央集权是民主的外在形式;民主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中央集权的权力制约机制;以可以是中央分权的权力制衡机制;民主首先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中国要考虑一党执政和中央集权民主制的建立。(《中国未来三十年需要改变的三十个观念》2009、06)。7)经济发展必然会导致上层建筑改革,核心是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在高度肯定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前无古人成就的同时,也要承认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情况。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时不我待。但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积极稳妥。8)经济体制改革是破解人和物的利益格局,尽管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但各个社会阶层程度不同受益;政治体制改革是破解人和人的利益格局,核心是触动体制内的各项既得利益,和体制外的权贵利益集团。广大老百姓高兴,但会有肠梗阻和巨大阻力。反腐倡廉,触动权贵利益集团的蛋糕,甚至会有生死搏斗(2013)。9)经济体制改革有所失误,可以有改正错误的机会;政治体制改革一旦失误,可能牵动国本,甚至可能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所以,治大国若烹小鲜(2001)。10)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条件:第一,中央关于政改的清晰整体方案;第二,公务员队伍关于政改的理论思想组织能力准备;第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第四,累积深层次社会矛盾基本解决;第五,国际大环境基本稳定;第六,政改试点经验成熟。我们具备条件了吗?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做准备(2009)?11)《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执政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措施》(2010年)。共产党三大课题之一是权力制约监督。所有的监督形式中,政协民主监督是比较成熟稳妥的形式。政协三大职能,当前要强调以民主监督为主。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政协提案监督”和“社情民意监督”(《加强政协民主监督是政协工作的重要方向》2011)。 (七)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普世价值观的辩证分析(《人权入宪的伟大意义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2004、08、15)。1)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人权大旗。不懈提高保护人权水平是中国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意。2)世界各国人民均承认并为之奋斗的共同价值观,即是普世价值观。普世价值观有普遍适用的基本元素,但在各个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会有所不同。我们反对普世价值观的美国化政治化霸权化。3)中国要提出自己的普世价值观(《人权入宪的伟大意义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讨论稿)2004、08、15)。 (八)应对局部战争的“中观”军事战略:关于成立特种兵集团军的建议(2012);中国有宏观军事学、微观军事学,尚缺乏中观军事理论。建议研究以8至24小时内快速应对解决中国边疆海疆局部战役控制权为目标的中观军事理论,建立特种兵集团军。 (九)司法公正和审判机关的“司法大调解”创新职能。和谐社会要求解决社会矛盾,以调解化解矛盾为主。对多年累积深层次社会矛盾,在审判程序中,通过审判机关协调多方面社会资源,协调解决社会矛盾,往往比在审判程序外协调解决社会矛盾要好。这就要在审判机关创立“司法大调解”新理念,并制定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政协提案《关于审判机关建立“大调解”机制的建议》2009)。 (十)国际环境复杂化和中国的“大外交”新理念(2011);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国应建立“大外交”新理念;第一,中央统筹外交工作;第二,除了国家外交,民间外交(公共外交),还要考虑整合经济外交,军事外交,文化外交,安全外交。整合国家资源,形成外交合力(《关于整合统筹外交资源,形成“大外交”新格局的建议》2011)。 (十一)“大陆型经济国家”和美国“一国独大”的国际格局。大陆型经济模式的特点是,第一,国土广大;第二,人口众多;第三,资源丰富;第四,独立的工农业体系;第五,可以不依赖第三国而独立发展。在世界大陆型经济体中,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后来还有南非,只有中国可能成为美国潜在竞争对手,或者已经成为主要竞争对手。所以,美国一国独大,必然以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而不遗余力遏制、侵消、打击,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国运尚需多奋斗,眼下不宜唱黄鸡》2008)。 (十二)资本主义不是通向富民强国的桥梁(《留英随想录》2000年)。近现代以来,世界95%的国家都声称实行资本主义,但富国俱乐部只有G7。大略划分,资本主义有五大模式,欧美模式、拉美模式、非洲模式、亚洲模式和中东模式。只有欧美模式占有世界市场和资源并实现了现代化。资本主义富国俱乐部不允许其他国家改变世界富国秩序。我们不可能走欧美模式道路,必须走自己独立发展道路(《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中国富强》2001--2004)。 (十三)中国处于社会全方位转型的十字路口。中国社会全方位转型,是中国崛起的最关键时期。顺利,一个全新社会形态将出现在人类历史地平线上,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将做出绝大贡献。不顺利,中国将步拉美模式后尘。中国崛起机遇将百年不再。中国崛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传承井冈山精神》2012、08)。 (十四)西方强国将长期实行全面遏制中国的战略,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使然(2001)。西方资本主义强国,首先是美国,对中国崛起实行全面遏制战略,是国家利益使然。全面遏制,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军事的,也可以是经济政治文化形式的,但本质都是遏制。遏制的直接目的,是减缓中国崛起速度;根本目的,是改变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此,我们要有清醒思想准备。企图依靠美国关注中国人权,依靠美国帮助实现中国崛起,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中国富强》2001--2004)。 (十五)引发世界重大战争的本质原因,是国家利益使然。战争既可能发生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同一文化体系内部。前者如十字军东征;后者如英法百年战争;英国红白玫瑰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十六)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生产力加共同富裕。二者相辅相成。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没有共同富裕,生产力也不可能持久发展。创立社会主义的宗旨目的,是为最大多数人过幸福生活。所以,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指数,是衡量社会主义进步的标志(2011《文稿》)。背离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应当注意避免的倾向(《国运尚需多奋斗,眼下不宜唱黄鸡》(讨论稿)2008)。 四、关于执政党执政规律的思考 (一)执政党长期执政的三大课题。第一,执政党如何在民主法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问题。这一问题决定了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第二,执政党如何在体制外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问题。这一问题决定了执政党的执政基础;第三,执政党如何在坚持中央集权的政权组织形式和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基本政党制度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问题。这一问题决定了执政党的执政权力能否受到制约监督和彻底铲除腐败土壤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能否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长久不衰(《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和八大风险》2001)。 (二)反腐倡廉的标本兼治与忧虑。1)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平演变的计划从来没有改变,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危险,是来自于共产党内部掌握一定权力的贪官污吏,他们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掘墓人(《留英随想录》2001年3月)。2)反腐倡廉是关系共产党生死存亡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2013)。3)十八大以后的十年是决定中国前途民族命运的关键时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成败的第二次长征(2013)。4)《关于裸官现象的思考和反腐倡廉契机的建议》(2011); (三)共产党的历史重任和第二次长征(2012)。1)中国近代史三次历史机遇。只有共产党抓住了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的第三次机遇。历史不会再眷顾中华民族而给予第四次历史机遇。共产党肩负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做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弄潮儿》2001)。2)全方位社会转型的前十年,充满艰难险阻,激流险滩。无异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次长征(《踏着先烈足迹,坚守宗旨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2013、09、09)。 (四)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员要信仰马克思主义》2005年7月)1)马克思主义发展三阶段;德国时期;苏联时期;中国时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基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浩如烟海,但“大道至简”,有三大理论基因;第一,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第二,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第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三大理论基因,就是承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实践中,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但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打碎旧世界的前例:以苏为师;建设新世界的创新:以吾为师。3)马恩在吸收人类优秀知识基础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知识宝库的思想瑰宝,但不是唯一瑰宝。马克思主义不是关闭学习的大门,而是开启了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元素的大门(《理想信念和服务大局》2012);4)马克思主义要接地气。马克思主义在建设新社会过程中,要贴近老百姓,要接地气。要覆盖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人性的真善美。建议研究马克思主义第四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论理学”。5)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顶层理论设计创新,区域理论设计创新和行业理论设计创新的辩证统一;高度关注理论体系的断层现象。(《马克思主义要接地气和第四个组成部分的思考》2013)6)共产主义是人类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为实现人类更高级社会形态奋斗是共产党员的终生信仰(《我们为什么要申请加入共产党》2005、10) (五)《吏治是一篇大文章》(2012年8月4日)。1)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力量是公务员队伍;2)我们的公务员队伍还没有做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思想能力准备;3)刷新吏治的两只拦路虎:铲除腐败的生死之战和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4)国际不友好势力利用政治体制改革对中国崛起的全力遏制和阻击;5)提高执政党的理论修养是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思想基础(2008年)。6)公务员队伍要解决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如何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提升自身“敢于担当”的政治责任(2011)。 (五)咬定“立党为民”的宗旨不放松(2009--2011)。1)共产党的宗旨:一切为了人民利益;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共产党执政六十年,贪污腐败和脱离群众,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两只拦路虎。民心向背,决定共产党能否长期执政。(《坚持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2012、07、01)。2)“进京赶考”和“不做李自成”是共产党需要不断破解的永恒课题。3)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发展”和“以民为本”;我们不能把发展和科学割裂开来,不能把发展和民生割裂开来(政协提案《关于在北京市公务员队伍进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建议》2010)。4)维稳以维权为根本。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一是深层次社会矛盾井喷爆发;二是由于很多侵犯老百姓合法权益的社会矛盾,久拖不决,引起矛盾激化。所以,维护社会稳定,要以千方百计解决民生老大难问题,维护老百姓合法权益为前提(政协提案《关于千方百计解决民生老大难问题的建议》2009)。5)政协提案《高度重视积极解决北京市1.9万户业主因房地产违规开发多年无法领取产权证问题》(本人在十一届政协五年中,2008—2012,连续提了六个主题相同的政协提案。多项具体建议和分析得到政府承办部门高度认同。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但尚未迎来解决问题的时机。)6)《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共产党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而唯独没有自己的利益。在城市化过程和拆迁过程中,警惕以国家利益的名义侵害和代替人民利益;以人民长远利益的名义侵害代替人民的短期利益(2011)。7)共产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的五大瓶颈,第一就是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五大瓶颈》2010)。 (六)信访工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窗口《关于中国信访工作的基本态势、问题和对策》(2007、04)。“信访机关是共产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窗口和渠道”;“信访群众绝大部分原始诉求是合理和基本合理的”;“整合信访资源,提高国家信访局规格”;“信访工作思路要做战略调整”(注:《对策》全文一万余字,全部为中央所采纳,主要观点直接写进中央正式文件。本人受到中央领导部门书面表彰)。 (七)党建研究三大课题:如何认识共产党?如何认识毛泽东?如何认识中国梦?(2012年7月1日)1)中国要崛起,民族要复兴,没有共产党作为核心不成。共产党仍然拥有广泛执政基础。社会六大阶层,只有权贵异化贪腐阶层反对共产党。共产党面临三大课题七大挑战。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用主流支流现象本质局部全局目的过程辩证认识共产党。2)中华民族养育了毛泽东,拥有毛泽东也是中华民族的幸运。毛泽东的一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缩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缩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长的缩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即使是晚年毛泽东,在文革噩梦的阴影下,仍可感受毛泽东和人民血肉联系的魅力。妖魔化毛泽东的实质,是要摧毁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百年不再的民族英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重新认识评价毛泽东。3)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是凝聚中华民族信念理想之梦。也是无数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一切的民族精神之梦。实现中国梦,要经历两次长征。以十八大为标志的十年,是实现中国梦的第二次长征(注:《坚持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篇文章,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收集资料30万字,形成文稿28000字,本文仅仅浓缩成380字)。 五、关于律师行业发展规律的思考 (一)律师行业整体态势:两大发展高潮之间的过渡期和自我调整期(2005--); 第一次大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第二次大发展,社会转型三十年;我们处于两个大发展之间的过渡期和自我调整期。自我调整的关键,是认识和应对“一个发展瓶颈三块发展短板”的挑战。 (二)法律职业共同体和律师地位。1)司法改革的规律,是先从某一行业开始,逐步扩展到司法体系各个行业。由此,需要制定整体司法改革方案,并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英国司法制度的几点启示》2001)。2)在已成雏形的法律共同体中,律师完全被边缘化。导致律师弱势地位的原因,第一,律师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引进的舶来品;受到中华文化母体封建因素的排斥;第二,公权力的强势和私权利的弱势;第三,司法公权利和律师的行业隔阂;第四,律师行业需要本土化,建立中国律师的政治文化;第五,社会民主程度的制约。公平正义,要求社会权利义务均衡化,公权力和私权利均衡化。律师在法律共同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程度的试金石(《法律共同体与律师行业的机遇挑战》2011); (三)研究律师行业十二个发展规律(1995 -- )。1)行业两结合管理规律;行业民主自律规律;行业破解八大失衡和谐发展规律;行业应对“一个发展瓶颈三块发展短板”挑战的规律;律师执业规律;年轻律师成长规律;律所发展规律;行业文化建设规律;行业党建工作规律。行业发展空间规律;行业三大责任规律;两级协会民主自律和监事会制度规律(《监事会制度研究》2005--2011)。2)“行业内部结构八大失衡”;专业结构失衡;大中小所失衡;年龄结构失衡;人才比例失衡;市场占有份额失衡;年轻人培养失衡;精神建设和业务建设失衡;行业收入分配失衡(《中国律师行业未来十年需要关注的九个问题》2009年12月)3)律协工作的关键,是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自我修养;行业管理经验的积累和律协换届后执业律师向行业领导的角色转变;4)“四个工作重心转移”;协会工作要向行业精神建设、年轻律师培养、中小所发展和基层工作转移(《监事会工作报告》2011)。 (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调查研究是协会联系律师的重要形式;2)重视开展行业六大问题调研(2010);年轻律师、党员律师、中小所、老律师、党建工作、基层律协;3)笔者撰写了三个调研报告(《关于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和建议的调研报告》(2012、03)、《关于律师行业年轻律师思想状况和建议的调研报告》(2011、01)、《关于发挥律师行业民主党派律师作用和建议的调研报告》2012、08); (五)律师行业应对“一个发展瓶颈和三块发展短板”的挑战(2007年);1)一个发展瓶颈;行业精神建设滞后于业务建设;律师质量提升滞后于数量发展。由此决定,在相当时期内行业要将精神建设作为中心工作(2007)。三块发展短板,年轻律师培养、中小所建设、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政治学》(2007)。2)年轻律师培养是行业发展战略问题(《北京年轻律师的思想状况和工作建议的调研报告》2010年);3)中小所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基石(《中小所的发展方向是精品化》2007年;《中小所精品化三十三问》和《中小所精品化三十六问》2012年);4)中国律师要有自己的律师理论和律师政治学(2007--20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政治学》需要研究的八大关系;第一,律师行业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律师行业和国际大局;第三,律师行业和国内大局;第四,律师行业和社会转型;第五、律师行业和民主法治;第六,律师行业和公检法;第七,律师行业和党的建设;第八,律师行业和政治文化。5)关于协会工作的两个建议:第一个,行业协会应为律师投保职业保险;第二个,行业协会应定期组织老律师为年轻律师讲课“传帮带”(《访问加拿大律协考察报告》1996年)。 (六)律师行业需要重视政治文化建设(2012);1)政治文化是律师文化的核心元素。政治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第一,红色文化;以长征精神引领提升律师精神(《寻找失落的长征精神》(2006);第二,大局文化(《树立七个大局观》2011);第三,公益文化(《律师心中要有老百姓》2001);第四,党建文化(《行业党建工作研究》2002---2014);2)《我的社会法学观》(2006--2012):从社会发展和法律功能定位角度研究法律。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规范五大属性,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社会形态的六大转型: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社会管理文明生态;社会转型瓶颈是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六大转型对法律的需求和结合社会转型法律需求研究法律; (七)行业两结合管理模式的“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1)两结合初期(创立期),要强调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积极性;2)两结合中期(深化期),要强调合二为一,两个积极性形成合力;3)两结合后期(成熟期),要形成“一分为二中有合二为一”;“合二为一中有一分为二”,“分合有序”的良性状态。 (八)关于建立两级行业自律管理模式的探讨(2006--)。1)小马拉大车的困惑和建立两级行业自律管理模式的建议(2006);2)一级管理模式和小马拉大车的困惑;2)建立两级行业自律机制的建议(2006年);3)两级律协要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在“项目结合”上下功夫(2013) (九)关于行业自律深化改革的民主特征和监事会制度(2005--2012);1)律师行业自律管理深化改革的特征是民主化;2)行业要建立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民主自律机制;3)律师行业要逐步建立完善监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研究》2005--2011)。 (十)《抓住行业党建工作就抓住了行业发展的龙头》(2001)。1)《北京律师行业党建调研报告》(五万字 2012年)。2)关于律协党委的政治保障作用和重要决策引领作用的建议(2005)。3)律师党员群体是保证行业政治大局稳定的“定海神针”(2008)。4)解决律师党员“政治边缘化问题”的三个建议(2008):第一,推荐党员律师以两新社会组织代表身份参政议政;第二,推荐党员律师担任各级党委法律顾问;第三,推荐党员律师列为各级政府培养后备力量。5)“一个核心两条主线”的行业自律新格局。律协党委对律师行业的政治保障和重要决策的引领作用;律协党委宏观领导下的律协自律组织的行业自律工作;律协党委直接领导下的行业党建和律师业余党校工作(2012)。6)律师业余党校是行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2012)。四项建议:第一,健全组织构架是基础;第二,成为思想交流和理论研究的重要窗口和平台;第三,紧紧抓住500名支部书记和1000名党员合伙人的政治理论培训;第四,律师在职教育体系中为“律师政治学”保留一席之地。7)中国律师理论首先源于西方的律师理论;不向西方学习不能进步;律师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律师理论必须本土化。学习西方律师制度的先进经验,要结合中国国情,避免全盘西化(《我们要以科学态度向西方学习》2006); (十一)律师心中要有老百姓(2001)。1)将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护老百姓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统一起来(2006--)。2)将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法律服务需求作为律师行业自我评价的主要标准(2008);3)建立健全律师公益法律服务长效机制是律师行业需要研究的战略课题(2006)。4)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功臣是8000万下岗职工和1.2亿失地农民。他们承受了最大牺牲。律师行业要以感恩回报的心态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2006--)。5)公平正义的律师职业价值观和公益法律服务的社会责任(2007--)。 (十二)律师行业发展的五项基本条件和五大文化建设。第一,社会全方位转型的法律需求程度和行业大局文化建设;第二、民主法治发展程度和律师行业法治文化建设;第三,党和国家的信任程度和律师行业政治文化建设;第四,广大老百姓的信任程度和律师行业诚信文化建设;第五,行业自身成熟程度和行业民主自律文化建设; (十三)律师行业的纲举目张(2012)。“思想建设,信念是纲;队伍建设,党建是纲;和谐建设,短板是纲;作风建设,基层是纲。纲举目张。” 六、关于律师事务所建设规律的思考 (一)律所建设基本规律无国界;合作制改革应当向西方合伙制所学习;律所建设特殊规律有国界;合伙制改革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合作制看律所改革之一》1990);制度建设是合伙制所的基础;文化建设是合伙制所的灵魂;专业建设是合伙制所的生命;人才建设是合伙制所的根本(《大地十年思考录》1998);(二)《关于组建大型律所应对中国入世后国际法律服务竞争本土化的思考与建议》(1998)。1)中国入世对中国律师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国际法律服务竞争本土化的挑战;3)关于组建大型律所的必要性和方法途径。 (三)律所发展六个阶段;创立、磨合、稳定、发展、高峰、衰落。不同律所在同一发展阶段的问题大体相同;同一律所在发展不同阶段的问题各不相同(《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组建初期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2003、03); (四)大中小所的定位和中小所的主体模式;大所是行业旗帜,中小所是行业主体。与市场主体模式相适应,大所为大企业服务;中小所为中小企业服务。 (五)从大所一枝独秀到大中小所百花齐放(2010、01、13)。“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六)律所建设的七个主要方面;文化建设、制度管理、财务分配、服务质量、风险防控、市场开拓、团队培养;(《中小所所管理规范化的几个问题》2010、05、15)。 (七)律所基因决定律所的消长盛衰。1)律所基因的三个特征:影响;稳定、继承。律所六大基因:核心团队;文化理念;制度管理;市场定位、专业方向;品牌形象(2007 -- ); (七)中小所的发展方向是“精品化”(2007):1)从大所一枝独秀到大中小所百花齐放;2)从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到精品化。3)精品化的概念;在律所管理七个方面努力做到精益求精。4)赵晓鲁所“甘做律师行业中小所发展的试验田”(《中小所精品化三十三问》和《中小所精品化三十六问》2012); 七、关于律师执业和成长规律的思考 (一)律师执业最高工作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事事对客户负责”(《大地十年思考录》1989--1990)。 (二)诚信合规是律师执业的生命线(《律师十诫》2011); (三)以执业一生思考“三个为什么”:律师是什么(WHAT)?为什么做律师(WHY)?如何做律师(HOW)?(《年轻律师的基本职业理念和执业技巧》2008) (四)律师的本质职业属性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001--)。 (五)政治属性是法律五大属性的第一属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规范五大属性,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2006)。 (六)树立十个大局观(2007--);1)人类社会发展大局观;2)社会主义建设大局观;3)执政党建设大局观;4)民族复兴大局观;5)国际格局大局观;6)国内格局大局观;7)行业发展大局观;8)律所建设大局观;9)律师成长大局观;10)行业党建大局观(2006--) (七)律师的法律人格教育和政治人格培养(2001--)。1)律师的情商和智商:年轻律师智商高情商低的特点。情商的最高境界是“社会责任”;2)律师成长的三层次和“通三关”:第一层次(1—5年,助手律师):生存关、学习关;勤奋关;第二层次(5—10年,骨干律师):诚信关;专业关;市场关;第三层次(10—15年,优秀律师):政治关;文化关;责任关。三层次的辩证递进关系与“通三关”:大局观(开眼界)、谦虚关、立场关。3)“律师心中要有老百姓”:永远站在人民立场(2001)。4)“法律良心”是律师法律人格和政治人格的统一。 (八)用一生时间规划自己的律师生涯(2001-)。1)树立十个大局观;开眼界的学问;2)律师成长五阶段;3)法律学习的五重境界;4)优秀律师合理知识结构的六大元素;5)积极投身公益法律服务是律师成长的重要阶段;6)专业化的三个层次;7)律师行业的20:20:50:10%的比例格局;8)“种福田结善缘”与律师业务的最高境界“整合资源”;9)律师的六个“不敢骄傲”;10)借力成长的辩证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11)助手型律师的六大素质;12)学习的“道和术”;13)融入团队是律师的基本素养;14)培养团队精神的七大元素;15)插花艺术的启示;16)律师实务与律师理论的高度统一;17)五年学习黄金期;育苗培根种福田;18)“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格教育;19)心中要有“法律良心”之灯;20)年轻律师融入团队的能力;21)律师文化营销的四个层次:人脉文化营销;专业文化营销;公益文化营销;政治文化营销;22)不能不知的七个舍得观;23)选择专业的五项标准;24)选择律所的五个条件; 25)博与专的学问;26)律师谈判技巧;27)律师辩论技巧;28)律师诚信最大化;29)从容不迫,大器晚成;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1)自学成才行路长;32)六大合理知识结构;33)师徒关系的辩证法;34)开发市场的基本方法和途径;35)勤奋是修行的不二法门;36)律师的三大职业优势;37)芝麻和西瓜的辩证法;38)团队合作六原则;39)求职大中小所的优劣转化;40)案情分析的否定之否定: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41)语言的艺术:书面口语化;口语书面化。42)“步步惊心的职业”:防范风险的艺术;43)律师实务的职业心理学;44)战胜自己和见性成佛;“阿基拉和拼字比赛”;“禅宗心学”;45、归零的智慧。“人生五次从零始,这山望着那山高”(详见《“律师心法”百问刍议》(上中下篇2001--2013)。 八、结束语 传灯事业:“法律良心”的薪火相传 1、自十五岁系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半生不懈不怠。数十年勤奋思考,数十条国计民生建议,均为社会实践所印证。马克思主义给了我一盏思想明灯。 2、“人生五次从零始,只因心中有担当”。每一次从零开始,都是人生“舍”与“得”的选择,都是人生的“起承转合”,都是从“小我”向“大我”的升华。 3、探求强国富民的真理,践行共产党员的誓言,立足中国国情,站在人民立场,在孤独中奋发,在忧患中思考,是贯穿半生的一条红线(《践行党员标准要首先从我做起》(讨论稿)2012、06); 4、“人生五次舍与得,修行大我写文章”。“社会历练”、“律师实践”、“政治修养”、“国际视野”四大情商的机缘汇合。“身处江湖之远,心系庙堂之忧”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于忧患,败于安乐。 5、 “少年思学;青年思奋;老年思教”。“法律良心”是律师心中的一盏明灯。吾以“传灯”为己任,而不知老之将至。 6、“身处江湖之远,心系庙堂之忧”。立此存照;以此传灯。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在五十九岁写了一幅座右铭:“不辨毁誉,直道而行”;六十岁又作小诗一首明志:“甲子耳顺新洞天,名缰利锁淡如烟;是非毁誉云舒卷,只求诤言不计嫌”。我愿以一介匹夫,为国家民族直言分忧“】(《一届政协委员,一生责任担当》2012、12)。
暂无附件
    晓鲁学堂  
    返回首页  
标题搜索:
 
类别搜索:
 
 
版权所有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技术支持 盛世彩虹                  京备字 090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