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是这样救助安置孤儿的 2008/9/13
     [婚姻与家庭法律领域]
     蒋笑天

   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如何救助安置孤儿,这一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爱心人士的极大关注。现就主要的救助安置方式作一简要介绍。
  ●亲属监护
  中国对孤儿坚持亲属监护优先的原则,熟悉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孤儿重新恢复生活的常态,健康成长。孤儿虽然失去父母,但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亲属有监护能力和监护意愿的,应首先由这些亲属监护抚养。
  ●家庭收养
  收养是孤儿重返家庭、融入社会的良好方式。收养关系一经成立,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形成法律上的拟制血亲关系,被收养人与原近亲属间扶养、抚养、监护、赡养、继承等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收养法》对收养行为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例如:
  规定了收养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被收养人必须是不满14周岁的丧失父母的孤儿,或是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收养人应同时具备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年满30周岁这4项条件。如果是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相差40周岁以上。
  收养人原则上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上述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
  ●福利机构供养
  孤儿也可在民政部门监护下,由儿童社会福利机构负责养护、康复、医疗、教育、托管等工作。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包括: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SOS儿童村、孤儿学校、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和社区特教班等。
  “十一五”期间,中国拟在5年内投入60亿元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设和完善儿童福利机构基础设施,推动儿童福利机构由救济型向福利型,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及教育型转变。针对福利机构中残疾孤儿较多的情况,自1995以来,中国相继实施了“残疾孤儿康复工程”和“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对具有康复可能的残疾孤儿实施手术治疗和康复矫治。除了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予以照顾外,中国还着眼长远,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孤儿成年后的住房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家庭寄养
  为了让福利机构中的孤儿重新得到家庭温暖,有爱心、有条件、有能力的家庭可向民政部门申请在家庭中养育、照料孤儿,寄养的基本费用由福利机构承担。与收养不同的是,孤儿仍由民政部门监护,寄养家庭与被寄养儿童之间不形成拟制血亲关系。
  ●社会助养
  社会助养的方式比较灵活,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可以通过资助、提供志愿服务等形式,定向或者不定向、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为一名或者多名孤儿提供生活、教育、医疗、康复等方面的资金保障或服务。被助养的可以是在福利院生活的孤儿,也可以是已经被收养、寄养的孤儿。
  北京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蒋笑天律师 

   专业领域    
                     •  刑法领域
                     •  民法领域
                     •  行政法领域
                     •  公司法领域
                     •  合同法领域
                     •  知识产权法领域
                     •  侵权责任法领域
                     •  人事与劳动法律...
                     •  婚姻与家庭法律...
                     •  金融与保险法律...
                     •  投融资与租赁法...
                     •  招投标与拍卖法...
                     •  房地产与物业法...
                     •  财政税收法律领域
                     •  外商投资法律领域
                     •  仲裁与诉讼法律...
    返回首页    
标题搜索:
 
类别搜索:
 
版权所有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技术支持 盛世彩虹     京ICP备11026702号             京备字 09019944
 
baidu
toy watch